走进嘉兴

沿着美景一路向前,细细品味这里独特的风情。

嘉兴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这里不仅人才辈出更因潮、湖、河、海并存的自然风光驰誉江南,西塘古镇作为“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吴根越角”之称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西塘古镇

  古镇核心保护区1.01平方公里内有25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与长达2000多米的烟雨长廊、27座桥、122条弄堂交相辉映、互融共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保存面积最大的江南古镇,并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于世。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古镇历史沿革最为恰当的概括。

送子来凤桥

  送子来凤桥位于西塘古镇小桐街东侧,建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为三孔石板桥。

  此桥宽10米,正中有花墙相隔,行人可各走一边,老百姓俗称“晴雨桥”。桥顶有棚,红檐黛瓦,古朴又新颖。桥两边有护栏,且有方砖铺就长条座,供游人休息,可观河中景色。
环秀桥

  环秀桥建于1581年(明代万历九年),跨当年的小桐、北翠两圩,是西塘古镇最高的一座桥,相传在晴天时站在桥顶可北望太湖边上的青山。1944年倒塌后改建成木桥,又于1997年重建为石级拱桥。
西街

  西街应是西塘古镇最繁荣的街道了,它是明清时期就有的街道,一头连着新镇,一头连着老街,北面相连水弄。街道两旁分布着多家老铺子,展示着玉器、瓷器、木雕等等,应有尽有,甚是养眼。
石皮弄

  石皮弄是一条非常狭窄的弄堂,位于种福堂和尊闻堂之间。这条弄堂全长68米,宽度仅为1米,最窄的地方只有0.8米。石皮弄地面由216块石板铺成,这些石板的厚度仅有3厘米,弄堂下面是一条下水道。由于石板薄得像皮肤一样覆盖在下水道上,因此得名石皮弄。
烧香港

  烧香港是西塘古镇中最早的繁华中心,其中的“港”字有两层含义:一为街道,二为河港。烧香港内的民居基本保留明清时期的风貌,小河悠悠,石驳岸里镶嵌着一个个石河埠;连绵屋宇中一条条古弄前通河后达田,中间曲径通幽。
倪宅

  倪宅位于烧香港南,倪氏家族为镇上书香门第。这座始建于清末民初的倪氏祖居面阔五间,坐南朝北,占地面积627.1平方米,修复建筑面积428平方米。
五福桥

  此桥建于明正德年间,修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西塘古镇中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一座桥。五福桥是单孔石级桥,桥长14米,连通烧香港东端的南北两岸。

  传说这座桥是由西塘的5户人家共同集资建造的,5家人分别把“福、禧、寿、禄、善终”5种美好祝愿写在桥上面,故名“五福桥”。

转载:浙江发布,内容综合自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文旅、嘉兴发布、诗画嘉善文旅体资讯、嘉善博物馆等;编辑:任珈妮 责编:李洲媚

发布者 Lee, Jinshi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