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客户端记者 尹婵萱

2024-09-29 11:261299阅读

音乐剧《南孔》在辗转全国大半年后,终于又回到了她出生的地方——衢州。9月27日、28日,《南孔》在衢州举行了2024年全国巡演收官演出。

走过东南绵长的海岸线,吹过新疆边陲的热风,从“北上”的钢铁森林到西南的烟火人间,《南孔》赴千里约,行万里路。

今年,衢州祭孔大典(南孔祭典)首次成为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主办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剧《南孔》,为文化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水亭门外,江河奔流不息。

鹿鸣之侧,《南孔》儒风再起。

《南孔》剧照回首风霜 此心不移

9月27日晚,在衢州保利大剧院最大的剧场,再次回荡起《南孔》的雅音:孤舟越过关山万里,回首风霜征途是庙宇,尼山月光照亮东南阙里,任星霜荏苒唯此心不移……

唱词道出孔氏族人的坚定,也唱出了《南孔》所有主创的坚持。自2023年8月首演以来,音乐剧《南孔》已在全国演出40余场。2024年4月起,《南孔》更是开启了声势浩大的全国巡演,并亮相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开幕式等大型活动。

音乐剧《南孔》根据“孔洙让爵”的经典历史事件,讲述了元世祖诏命已在衢州安家百年的孔氏南宗重回曲阜奉祀,孔子第53世嫡长孙、衍圣公孔洙,为了心中的天下和家庙的守护,将“衍圣公”爵位让于曲阜宗弟后,回到衢州化官为民、衍圣弘道的故事。

深植于中华文化土壤,凭借独特的“新国风”美学,音乐剧《南孔》将“孔洙让爵”的经典历史事件融入剧中,将衢州的儒风孔雨播撒在一个又一个剧场中,收获“知音”无数。有人为《南孔》撰写千字长评,有人跟随剧组千里“追剧”,更有许多人因为《南孔》,而对衢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了好奇与向往。

经过一场又一场的精心打磨、调整,《南孔》的剧情、唱段、表演等,在此次衢州的2024全国巡演收官演出上,展现出了比此前在衢首演时更加成熟、大气的风韵。舞台上下、剧场内外,演出者燃烧忘我,观演者掌声雷动。对于这场文化盛宴的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南孔》剧照南孔之音 家国回响

和过去的每一场演出一样,《南孔》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所有观众。

台湾中华孔氏宗亲会副理事长孔德成是孔子第77代后裔,此次应邀从台湾屏东县来到衢州参加孔氏南宗家庙的孔子诞辰2575年祭祀典礼。听说音乐剧《南孔》要回衢州演出,便欣然前往观剧。“我是在2006年修族谱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南孔后裔,之后就查资料、学历史,了解到大宗南渡、孔洙让爵等南孔典故。当时我就在想,如何让史书上的短短几行字,变成生动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呢?音乐剧《南孔》就做到了。”27日晚看完《南孔》,孔德成非常激动。

“《南孔》第一次在衢州演出的时候,我就慕名来看了,这次收官演出当然不能错过,有头有尾才算圆满。”9月28日晚,市民徐先生带着全家再赴《南孔》之约,“舞美、服化还是一如既往地美轮美奂,和上次演出相比,我感受到演员老师们的表演更流畅、情绪更饱满、感染力更强。对于我们衢州人来说,《南孔》的每段剧情、每句唱词都能轻易地引起文化共鸣,很感动。”

“音乐剧《南孔》深刻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家国情怀与儒士风范。孔洙的痛苦抉择而体现大义,既让人共情,也让人钦佩,整部作品对儒家文化中的‘礼义’‘天下’文化概念诠释得通俗形象又荡气回肠,可看性非常强。”荷兰中国文化旅游促进会会长李锦仕认真看完《南孔》,感慨万千,“文化是民族之魂,我们身居海外的侨胞对来自祖国的传统文化时时充满渴求,也致力于传播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我个人认为,《南孔》非常符合需求,它完全可以走出国门,去到世界上更远的国家与地区,把南孔的故事、中国的故事讲给更多中国人、外国人听,把南孔儒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观,弘扬到更广阔的思想土壤中去。”

《南孔》剧照

一审:汪晨云 

二审:罗东哲

三审:陈明明

发布者 Lee, Jinshi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