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者宗喀巴大师诞生地,宗喀巴被尊称为:“佛陀第二”,“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是他的两位弟子,足见宗喀巴地位之崇高。因而一记。–题记
  

  网络图片

塔尔寺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著名寺院之一,坐落于西宁西南巍峨莲花山一沟两面的坡上,依山叠砌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建筑群,依山叠砌,错落有致。琉璃瓦顶,褐色涂墙,黑色窗边,白色花边窗帷,融汉藏建筑文化一体,古朴壮丽,气势磅礴。

   时逢大雨连绵,游客依然潮涌。 入寺门,手转长阵转经筒,蓦然想起仓央嘉措诗句:“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千里迢迢,前来接缘,就为在佛前许一份美好祈愿!
    进广场,一排高耸白塔映入眼帘,是塔尔寺标志性建筑:“八宝如意塔”。青砖方座,白色圆身,中镶佛龛;塔上装饰图案与经文等,分别记载佛祖从诞生至圆寂的八大功德;塔顶刹杆相轮,顶端覆盘日月,为典型藏式塔,庄严圣神。仰视之,高亢空灵。

   网络图片 宗喀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1357-14190)

寺院里最著名是大金瓦殿,既宗喀巴大师诞生地方,居全寺正中,供奉着宗喀巴大师坐像。 宗喀巴大师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者,被尊称为“佛陀第二”,“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两位是他弟子。 相传,宗喀巴大师诞生后,母亲剪脐带时血滴入地,后来,神奇地长出一棵菩提树。宗喀巴成年后,赴藏长期学法。其母思儿心切,让人带去一束白发,意为母亲苍老,盼儿回来一晤。宗喀巴一心修佛,决意不返。为慰藉母亲,捎去一幅用自己鼻血调和颜料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言:“若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见塔如见儿。”而后,其母与众信徒为保护塔和树又修建了大金瓦殿,故称:“塔儿寺”,后改称:“塔尔寺”。菩提10万树叶,寓意10万狮子吼佛像,信徒要叩满10万个头才圆满。
      

大金瓦殿建筑面积450平方米, 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飞檐四展,檐口上下装饰镀金云头、滴水莲瓣。 用了1300两黄金,一万多两白银。金光灿烂,光彩夺目。 大殿顶部红白相间大银塔,缠满无数哈达。塔前高悬乾隆亲题的“梵教法幢”匾额。塔龛里,宗喀巴大师慈容含笑俯瞰着朝拜众生。五颜六色悬幡华盖、堆绣唐卡,千百盏酥油灯,飘惚火苗,青烟缭绕煨桑炉。那棵古老菩提树从塔内穿越殿外,苍翠枝桠衍生一片娑婆世界。菩提与莲花为佛教两大圣物,塔尔寺得天独厚,佛力彰显。600多年时光,任风雨吹打,在梵音袅袅中穆守一方尊贵圣洁,招引无数荜路蓝缕苦行僧和千辛万苦顶礼膜拜者,承接一颗颗虔诚心。 我佛慈悲,普度众生。但愿今生匍匐长拜,能先入佛眼,来世不再沦为芸芸众生。

塔尔寺驻锡过多世达赖班禅,缺憾得是独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唯觉人间之惆怅!

漫步于巍然高耸,富丽堂皇的小金瓦殿、大经堂、众佛殿、四大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僧舍、佛塔间,饱览了汉藏技术建筑瑰宝。领略了悠久神密藏族历史、深奥莫测宗教文化、丰富多彩民俗风情;千姿百态佛像、无数法器珠宝、浩瀚佛经…..以及塔尔寺三绝:精致玲珑,活色生香的酥油花;远如刺绣,近如浮雕的堆绣;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壁画,巧妙构思,精美绝伦,生动感人。摩挲塔尔寺历代朝拜者留下宛如星辰的坑坑洼洼,满载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信仰力量,令人敬畏震撼!然而,博大神秘的塔尔寺于我,仿佛三界菜鸟撩过!

烟雨蒙蒙,墨语佛缘。回望塔尔寺在莲花中绽放,菩提婆娑,掸落了一身尘垢;雨云稠天,厚重了塔尔寺的历史底色。转山转水转佛塔,天道轮回,转眼千年。“古佛拈花方一笑,痴人说梦已三生。”

本会编辑:NCCTPA 作者:李锦仕(游于2016.7.11)

发布者 Lee, Jinshi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